(新春走基层)四川阆中:老百姓自发“击鼓飘香”大巡游******巡游。 张晓东 摄
花轿巡游。 张晓东 摄
幺妹船。 张晓东 摄
舞龙舞狮。 张晓东 摄
阆中天宫镇村民们喜迎新春。 张晓东 摄
表演巴象鼓。 张晓东 摄
1月18日下午,在四川南充阆中市天宫镇,随着欢快地锣鼓声、巴象鼓点响起,五颜六色的巡游队伍开始出发。“喜迎新春·年味天宫”由老百姓自发组织,近300人的大型民俗活动“击鼓飘香”围着该镇景区道路大巡游,让该镇村民和游玩的游客提前感受到春节的来临。在天宫镇民间,每年正月有开展“击鼓飘香”的传统风俗,巡游队伍以“仙女祈福”为序幕,在锣鼓声中出发,表演舞龙舞狮、抬花轿、巴象鼓、幺妹船、秧歌队等民俗活动,并在天宫院罗盘广场上开展“天官赐福”体验和民俗表演活动。
中国欧盟商会主席:“未来的市场”在中国****** 中新社北京4月28日电 (记者 庞无忌)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(Joerg Wuttke)近日在中新社“东西问·中外对话”中表示,“未来的市场”在中国,这点毋庸置疑,“我们也会继续在中国投资”。 新冠疫情持续两年多,国际航线被阻断,但伍德克表示,实际上,(多数)欧洲企业在中国经营顺利,并未遇阻。“我们的业务是持续的,员工可以生产,可以向客户出售产品,许多产品最终销往欧洲,制造业领域相当强劲。” 但他也坦言,受到疫情防控等影响,航班减少,旅游业遇冷,服务业受到了严重打击。此外,疫情导致人们的往来中断,没有高层管理人员来华,也没有合作伙伴去欧洲,这意味着未来的投资可能会被推迟甚至搁置。 不过,他认为,欧中贸易和合作的潜力、韧性很强。欧洲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往来非常频繁,这表明欧洲消费者真的很喜欢中国产品。欧洲人每天大约从中国购买13亿欧元的商品,显示中国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。 他认为,欧洲的高需求是双边贸易韧性的来源之一,欧洲需要购买电子产品、医疗产品等,这些需求不会消失。同时,中国设计和生产的产品销路更好,很有竞争力,中国市场对于欧洲企业也很有吸引力,这些也是双方贸易合作的韧性来源。此外,疫情虽然对供应链造成冲击,但欧中贸易出货量保持良好,可以称得上是个奇迹。 货物贸易之外,他指出,(欧中)服务贸易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潜力很大。“未来的市场”在中国,这点毋庸置疑,伍德克说,“我们也会继续在中国的投资”。(完) 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![]() 快盈地图 |